华为放权, 广汽会是下一个赛力斯吗?

  • 2025-07-17 14:45:08
  • 758

新能源车企不再打价格战后,国内车企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财报业绩。

新能源车企稳定盈利的依然是比亚迪、赛力斯和理想汽车。

合资车企则还面临转型压力,广汽集团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在18.2亿到26亿之间。

2024年的半年报业绩,广汽虽然营收和利润下滑,但还能盈利15亿,今年却出现了首次的半年报业绩亏损。

合资优等生广汽亏在哪里?

广汽上半年亏损主要来自三个板块。

第一个是新能源汽车板块。

广汽近年来谋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打造埃安新能源汽车品牌。

2020年到2023年,埃安销量高速增长,赛力斯销量还跟不上广汽。

广汽觉得自主品牌很成功,在与华为合作上犹豫不决,最后否决了与华为的合作。

后来在一轮又一轮价格战中,埃安虽然短期销量增长迅猛,一度比肩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但却亏损严重。

2023年问界开始爆发,2024年埃安整体的销量开始跟不上市场节奏,被赛力斯问界超越。

今年上半年销量下滑近14%,未能在造车新势力中站稳脚跟。

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和产出是不成正比,给广汽集团带来极大财务负担。

第二个板块是合资油车领域。

广汽原来的计划是借助油车的存量优势和现金流收入支持新能源转型。

早期广汽丰田和本田为广汽集团带来大量利润,足够支持埃安烧钱造车。

但到了后期丰田汽车销量放缓,增长只剩下不到3%。

其他的油车系列产品比如本田系列,传祺系列,以及埃安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上半年广汽本田销量下滑25%以上,广汽传祺下滑22%以上。

合资油车产品,这个曾经的现金奶牛,如今已经撑不起广汽的转型压力。

第三个板块是传统销售渠道滞后

在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其实存在很多造车行业老兵创业失败的案例,用传统油车的经营模式,去发展新能源汽车品牌。

结果都出现了亏损和破产危机比如威马汽车,哪吒汽车等。

广汽在转型过程中,还是用传统的销售渠道和体系,去布局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

这种滞后的渠道模式会放大亏损,很难带动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增长,更难以打造自主品牌的口碑和价值体系。

互联网车企都在用跨界发展和互联网打法,推动新能源汽车品牌和销量增长比如蔚来汽车,小米汽车等。

广汽在自主品牌竞争上,面临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步步紧逼。

若不能在营销和渠道模式上创新,很难挤进新能源品牌第二梯队。

华为放权,广汽复刻问界有点难

随着越来越多的合资油车品牌,传统油车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与华为合作。

华为的鸿蒙智行的线下门店已经无法容纳太多品牌的展示和销售了。

那么多车企聚在一起,除了已经打出名气的问界,华为介绍谁都不合适,其他车企都会有醋意。

问界系列崛起的初期,华为只需要围绕赛力斯一界进行技术和渠道赋能。

现在却已经扩张到尊界、享界、智界和尚界等五界同行的地步,余承东也会感到吃力。

鸿蒙智行生态是要为所有国内中小车企赋能,完成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的。

任正非重申华为不造车,就是不愿华为卷入车企利益之争,因为一家车企,放弃整个汽车智能生态。

余承东的放权,让合作车企品牌自建销售体系,既能给华为车BU平台减负,又能给合作车企自我发展的空间。

这是一举两得,华为不造车,要做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博世”。

五界虽然都放在华为产品矩阵下共同发展,但不同的合作模式,有不同的资源匹配和技术赋能。

扎堆在一起,很容易内耗,变成同行车企的另类内卷。

华为让渡部分权力,这是顺应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必要之举。

这部分权利让渡,技术主线还是华为来主导,华为车BU平台的商业模式也没变。

变的只是销售渠道这部分,若全都挤在华为的渠道里,国内车企容易不思进取,也培养自不出车企自主品牌塑造和营销的能力。

其他四界中也不乏传统汽车大厂和合资大厂,大企业病都存在,很难真正让华为主导一切,配合华为的鸿蒙生态。

与其掌控,不如给不同车企分出不同渠道,这样华为才能专注智能汽车生态,不用跟车企扯皮。

奇瑞智界就是一个例子,智界一开始并不是唯一,奇瑞内部还搞了一个自主的智能汽车技术品牌,想两条腿走路,结果空耗资源和现金流,两边都没搞出名堂。

华为放权,这也等于给广汽集团融入鸿蒙智行生态定下了基调。

赛力斯是“嫡长子”,也是华为危难之际主动合作的唯一车企。

即使因为合规问题赛力斯和华为做了切割,但华为给予问界的资源、渠道、技术赋能都会是独一份。

广汽今年虽然与华为深度合作,但并不在五界之中。

这就意味着广汽与华为的合作,与后来的车企没有太大的差别。

华为可以帮助广汽完成电气化和智能化技术升级。

但销量和市场份额竞争,还是要跟其他车企公平竞争。

华为维护的是整个汽车智能生态圈的良性发展,而不是某一车企。

另外,即使广汽成为第六界,也不可能拥有赛力斯问界的咖位和资源匹配。

跟着华为从零到一打江山的和成功之后跟着喝汤的,始终是不同的。

广汽只能靠华为,拿到下半场智能化的入场券。

至于能否复刻赛力斯问界的成功,得看广汽自己的魄力和创新了。

广汽本该是第一个“赛力斯”,却生生错过了成为新能源车企第一梯队的机会。

你觉得,从拒绝华为到华为放权后,广汽集团能否复刻赛力斯问界的成功模式,成为下一个“赛力斯问界呢”?

分享你的观点,一起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