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情何去何从? 绩优基金经理这么说
- 2025-07-23 06:58:05
- 224
科技行情还在继续,从全球范围内看,市值最高的AI龙头公司,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家的股票市值总和,也很接近日本、印度的GDP。
A股今年同样是科技方向表现好,一季度是DeepSeek为代表的AI应用和机器人,二季度受海外AI龙头影响算力重新上涨,固态电池、深海科技、可控核聚变也有很多人关注,连创新药也有人说是迎来了“DeepSeek时刻”。
毕竟,市场流动性旺盛的环境下,具有高成长属性的科技行业更容易受到关注。
这几天公募基金二季报开始披露,有读者让我留意基金经理如何看待当下的科技行情。我时刻关注着,中欧基金科技战队在一季度和二季度的业绩都可圈可点,本次也较早公布二季报,看看他们如何看待当下的科技行情。
一、冯炉丹
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A类:018993、C类:018994)专注于泛人工智能行业,2025年上半年上涨34.4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2.96%),过去1年的涨幅是93.0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5.40%),近1年银河证券同类排名第1(1/54)(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银河证券)。
冯炉丹将人工智能投资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AI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构建大规模集群训练中心,以支持AI模型的训练需求;第二和第三阶段涉及AI新硬件与AI应用的发展;第四阶段,随着AI技术的全面渗透与普及化,届时AI将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基础资源,无处不在且不可或缺。
2022年4季度冯炉丹判断人工智能行业最大的变化是,市场关注热点慢慢从AI基础设施转移至AI新硬件和AI应用,减少了和模型训练相关的通信设备,增加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落地的应用和硬件环节,2025年1季度进一步加大了AI应用场景、推理侧基础设施的布局力度。
2025年2季度冯炉丹判断,产业正处于向L3级智能体演进的关键期,进一步拓宽了AI在真实场景中的可商业化空间。在此行业背景下,当前阶段最值得关注的投资机遇在于海外推理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未来最核心的观察变量则是商业闭环的形成。
具体配置方面,冯炉丹2季度加仓推理侧基础设施,重点布局和海外需求相关的,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优化AI应用组合,更强调实际落地与盈利模式清晰。既把握住了1季度行情从算力向AI应用的转变,也把握住了行情从AI应用向算力的转变。
二、邵洁
邵洁管理的中欧智能制造(A类:015143、C类:015144)聚焦AI应用创新,2025年上半年上涨27.3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09%),过去1年的涨幅是69.1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26.17%),近1年同类排名前1%(13/1819)(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银河证券)。
邵洁秉持“相信创新价值,前瞻科技周期,寻找个股Alpha”的投资理念,在2023年上半年关注电子行业,并重点关注与AI相关的板块,特别看好AI应用的发展。
在2025年1季报中判断,端侧芯片在已经验证3-4个季度的增长后,还会持续增长证明公司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推理侧其他芯片的订单收入也在持续兑现的路上;Agent、智驾和医疗行业的AI提效增利会伴随自身产品周期和经济复苏的过程而逐季展现。
在2025年2季报中邵洁判断,AI推理进入新阶段,推理模型的模型维度、模型记忆、推理速度和推理成本都是产业创新的方向,在这四个维度踏实努力做好产品的公司有机会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她关注长期的产业趋势和公司价值,重仓股分布在智能汽车、先进制程、自研芯片IP、下一代智能终端等高技术附加值领域。
三、李帅
李帅管理的中欧高端装备(A类:016847、C类:016848)布局高端装备,看好军工赛道。2025年6月军工大涨,中欧高端装备A在2025年上半年上涨27.9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0.82%(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在2025年1季报中李帅判断,军工的大周期拐点已经到来,经历了三年的行业调整,目前已经全面开始复苏。
他认为军工是非常典型的计划经济,每年军费都有一定的增长。假设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订单总量一共是100%,过去几年的状况是,2021年完成了20%、2022年完成了20%、2023年只完成10%、2024年只完成10%,那么2025年的理论完成量应该是20%+10%+10%=40%。所以2025年军工板块的理论弹性下线是100%的增长,即20%除以10%减1,理论弹性空间可能会是300%的增长,即40%除以10%减1。
2025年2季报中李帅继续看好中短期军工行业困境反转带来的业绩弹性,以及中长期的广阔空间。预计今年三季报会有较多的军工公司出现业绩拐点,九三阅兵会极大的鼓舞士气,进一步提升市场对军工板块的关注,年底十五五规划推出,明确新的发展方向,军工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上半年主要配置了弹药远火、军贸、信息化和无人等新质领域。
四、杜厚良
杜厚良现任中欧基金权益研究部副总监兼科技组组长,由他管理的中欧信息科技(A类:023451、C类:023452)聚焦TMT主题,紧随科技发展前沿,力争捕捉到科技领域的投资红利。
杜厚良兼具华尔街研究和创业经历,专注大科技领域研究,他认为科技投资的本质就是要做产业投资,筛选出好的赛道,然后在产业的早期,找到别人没找到的产业趋势的机会
采用边走、边观察、边修正的投资范式,杜厚良在2025年1季报中提出AI发展领域的“杰文斯悖论”,随着前沿模型的不断迭代,单位算力成本会持续下降,进而催生出更多模型落地应用场景,引发应用爆发,从而使总算力需求不断攀升。在某些阶段,可能会对这一闭环产生一定冲击,2025年1季度就处于这样的阶段,行情主线由算力转至AI应用,但2025年2季度行情主线重回算力,还是遵照“杰文斯悖论”的模式发展。
展望3季度,杜厚良认为相对比较明确的产业趋势是海外推理端需求的爆发,头部模型/应用逐步看到收入驱动投入的正向循环,AI tokens消耗量指数级增长,拉动算力投入边际加速且持续性好于预期,他目前的主力仓位布局在海外算力链上。同时也觉得国产算力和应用有机会,预计最晚到明年或能显著看到国内芯片大集群在互联网大厂端的快速导入。
五、最后的话
今年上半年我最大的感受是科技投资的不确定性,1季度有很多人看空算力,认为大模型暂时遇到天花板,但2季度行情主线又变成了算力,科技股投资还是有一定门槛的,即使看对了产业趋势,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发,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
但中欧基金科技战队比较好地把握住了这次科技行情,管理的多只基金跑出了明显的超额收益,这背后离不开中欧基金强大的投资体系和深厚的投研实力。
近两年,在工业化平台的基础上,中欧基金力争输出定位更清晰、风格更稳定、长期超额更可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选择,本文提到的4只基金就是其中一部分,我还会继续挖掘其他科技好基。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中欧智能制造混合、中欧信息科技混合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股票型基金。中欧高端装备股票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中欧智能制造混合、中欧信息科技混合、中欧高端装备股票可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内地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 上一篇:李晟成团后芒果台首秀
- 下一篇:洛杉矶街头随处可见防暴弹